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11:15    次浏览
中国江苏网10月28日讯“刚刚我和陈老师通过电话了,没错,她就是我找了十多年的老师,真是太谢谢你们了!”昨天上午,周爱民开心地再次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。10月21日,本报刊登了46岁的周爱民苦苦寻找40年前的恩师陈荷英多年无果的消息后,引起众多读者的关心。通过晚报帮你找平台的帮助,昨天上午,周爱民已经联系上陈荷英老师,并相约下周五见面,忆往昔,聊未来。本报10月21日刊登了《周爱民寻40年前恩师陈荷英》的消息后,不少读者或打来电话或发来短信,提供寻找陈荷英老师的有利线索。手机尾号为0069的读者发来短信称:好像听说过此名字,夫妻俩个头较高,儿子在上海做会计。现住众想小区,原来在市纱厂做挡车工,现在应该还居住在盐城。可惜的是,该市民没能找到陈荷英的联系方式。手机尾号为6727的读者说:她侄女在我公司上班,名叫陈胜艳。正当记者准备根据多位读者提供的线索准备打电话进一步寻找时,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,“我在报纸上看到周爱民在寻找老师,我就是你们要找的陈荷英,你能把周爱民的电话给我吗?我要给他一个惊喜。”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哽咽了。昨天上午10点15分,记者再次接到了周爱民的电话,“没错,她就是我要找的老师,肯定不会错的,她叫出了我的小名。”周爱民告诉记者,因为自己在家中的兄弟中排行老二,所以小名叫“二民子”,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小名,电话那头的陈老师能叫出小名来,那人肯定错不了。今年46岁的周爱民40年前在原盐城县步凤乡伍冈东小学读一年级,虽然当年年纪尚小,但他对当时任教的老师陈荷英印象颇深,陈荷英老师母爱般的关怀使周爱民十分感动。可惜的是,陈老师只执教了两年便回盐城了,这一别,就是40年。十多年前,周爱民想报答陈荷英老师当年的恩情,便四处打探陈老师的下落,但始终未能联系上。原来,陈荷英老师当年插队结束返回盐城后,进了当时的市纺织厂筒摇车间做挡车工,这一干,就是20年,直至企业改制。儿子现在上海做会计,媳妇也干的会计这行,小孙子今年才5岁,“我现在的生活挺丰富的,平日里就照顾孙子。真没想到在40年后会有学生找我,我很开心,也很欣慰,更加期待下周五和周爱民的见面。”陈荷英也想知道,当年执教的那些学生如今过得怎样,和大家聚一聚,“真的非常感谢晚报帮你找平台的帮助,使我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、有意义。”陈荷英在电话那头非常激动。